国外条形码-国际条形码
GS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(Global Standards1)是由UCC(Uniform Code Council)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和EAN international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合并而成。
GS1系统----条码的起源与发展
1973年,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(UCC)成立,把UPC商品条码应用于食品零售的自动扫描结算过程。
1977年,欧洲物品编码协会(EAN)成立,开发出于UPC条码完全兼容的EAN系统。总部设在比利时。
1981年,EAN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(EAN International)。
1988年,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。
1991年,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EAN。
2002年,UCC正式加入EAN。
2004年,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更名为:GS1(Global Standards1)。
GS1系统的构成:全球贸易项目代码(GTIN)、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(SSCC)、全球参与方位置码(GLN)、全球可回收资产标识(GIAI)、全球服务关系代码(GSRN).
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、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识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。
EAN/UCC—13代码结构:
结构一:N1N2N3N4N5N6N7+N8N9N10N11N12+N13
厂商识别代码(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)[690、691,7位]+商品项目代码(厂商自行分配)+检验码
结构二:N1N2N3N4N5N6N7N8+N9N10N11N12+N13
厂商识别代码(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)[690、691,8位]+商品项目代码(厂商自行分配)+检验码
EAN—13商品条码结构:
厂商识别代码(前缀码3位+企业代码5位)+商品项目代码(4位)+校验码(自动生成)
前缀码----------------GS1分配
厂商识别代码-------编码中心分配
商品项目代码-------系统成员分配
校验码----------------按计算公式分配
一些国家的前缀码
美国:00-13 法国:20-29 德国:400-440
日本:45、49 中国:690-695 中国台湾:471
中国香港:489 中国澳门:958 泰国:885
新加波:888 加拿大:754-755 韩国:880
店内码:20-29
EAN/UCC条码符号概述
在EAN/UCC系统中包括三种不同的条码符号
1、 EAN/UCC条码
2、 ITF-14条码
3、 UCC/EAN—128条码
EAN/UCC条码包括:EAN—13 、EAN—8 、UPC—A 、UPC—E条码
EAN—8 和 UPC—E 属于缩短码,用一个申请一个,针对产品比较小。
ITF—14 箱码:属储运单元,只用在非零售渠道销售、储存或运输的产品贸易项目的标识。
在前缀码前1—8标识包装指示符,由1一直到8,表示箱包装容量或者定量越来越大,0表示单品零售,9表示不定量。